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

【馬新漢詩】《漢學刊》與“馬新漢詩計劃”經費移交儀式

《馬來西亞漢學刊》與“馬新漢詩計劃”

研究經費移交儀式

發佈日期 2016.06.24

 

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今日在布城交通部匯報廳舉行兩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學術項目的“研究經費移交儀式”,分別是出版國際學術期刊《馬來西亞漢學刊》和推行為期三年的“馬來西亞新加坡漢詩資料整理與研究”學術計劃(簡稱“馬新漢詩計劃”,2016-2018)。這是漢學研究會於20158月創首次推行的學術項目,此學術態而言,無具有首開風之先的引作用,假以年月,深耕斯,將為西亞漢學在際漢學史上有一席之地提供必要的學術基礎。

 

漢學研究會會長余雄博士首先紹漢學研究的四項宗旨,即:一、促進馬西亞漢學研究者之交流;二、推西亞漢學活之發展;三、開拓馬西亞漢學研究之視域;四、提升馬西亞漢學研究在際漢學之定位。以及五項研究領域,即:一、中古典文獻學;二、中古代文學/史學/哲學;三、中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四、本土與區域漢學研究;五、馬西亞古典體文學。

雄博士說,概括而言,所謂“漢學研究”就是專門進行“與古代中華學術文化”相關的研究工作。這的研究工作,在中國、港台、韓日、歐美國家就有很多研究者在默默地耕耘,成果顯著,也具有深遠的實際影響。但在馬西亞,這樣的研究工作就顯得“既冷清又冷門”,主要的原因在於:缺乏經費、缺乏資料、缺乏人員、缺乏平台。漢學研究今天所要推介的兩項學術項目,就是希望能夠在這個“又冷又缺”的困境中,給漢學研究者們送來一些“溫暖”,豐富馬來西亞“中華學術研究”的新內涵,也給國際漢學界的席次中,增添“馬來西亞漢學”的一席之地。

漢學研究會會長余雄博士

 

余博士說,今日馬西亞的政治、經、文化、教育領域,都是充滿無的變,漢學研究的未一樣充滿無限可能的變,我們要在歷史的洪流中勇突破、敢創新,才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可以這說,這個時代選了我們,我們因此創立了“漢學研究”;這個時代也選了“漢學研究”,我們因此籌出版《馬來西亞漢學刊》與推行“馬新漢詩計劃”。有關這項學術項目的詳情,請考秘處提供的新聞資料,或者聯絡秘mysinology2015@gmail.com。我們深信,今天我們在這裏的努力,承文化,發揚漢學,在未的歷史中,一定留下深刻的足迹腳印。

馬華公總會長暨交通部長拿督斯里廖中萊說,今天主要是向大家鄭重介紹一個新的社團——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以及他們所要主辦的兩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學術項目。除了內大學的附屬單位或個別學者,我們向來缺乏專門機構或社團進行漢學研究,這也是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比起其他各國的起步較晚、起點較低的重要原因。“漢學研究”成立至今不到一年,但在籌備階段已經多次主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目前還在編輯出版研討會的論文集,說明這個有如“初生嬰兒”般的學術社團,是具有相當的魄力和魅力,也是一個值得我們華社關注與支持的學術社團,希望這個“漢學研究會”將來能夠成為“馬來西亞漢學”的代名詞。

馬華總拿督斯里廖中萊部長

 

廖中萊部長說,什麼是“漢學”?百年都有很多的爭議,很多人都說不清楚。那麼,什麼是“馬西亞漢學”呢?這就不只是“說不清楚”或“很多爭議”的問題,而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馬西亞漢學”這回事。當前各學界出版過好種“際漢學史”的專書,但在這些中都沒有提到“馬西亞漢學”,這是不是說“馬西亞漢學”在際漢學史中完全沒有份量、沒有地位呢?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漢學研究的其中項宗旨就是“提升馬西亞漢學研究在際漢學之定位”,要落實這點,出版《馬來西亞漢學刊》就是最直接、最具體的方法。如果每年都能出版一兩輯《漢學刊》,每輯刊載十篇高水平的漢學論文,十年之,就有一百篇高水平的漢學論文,那就是很可觀、很有份量的學術成就了。時,際漢學界想要了解“馬西亞漢學”,就一定要考《漢學刊》;如果有任何一部“際漢學史”沒有提到“馬西亞漢學”的成就,那就是一部很不完整、很有缺陷的了。

部長說,剛才余長向我們紹“馬華古典體文學”或“馬華漢詩”,這是馬華文學的個重要部份,也是馬西亞漢學研究的個重要領域,但是,一直以,關注漢詩、研究漢詩的人少之又少。如果我們問問學術人員或大生,大概沒有位能直接說出,聽過哪些“馬華漢詩”的研究者,讀過哪些“馬華漢詩研究”的論著。當然,另一個角度說,“馬華漢詩”是一個有待深入發掘的研究領域,空間很大,課題很多,將來學界撰寫的馬華文學史,該包括“馬華古典文學”與“馬華現代文學”個部份,才能算是一部“完整的”馬華文學史。漢學研究在這方面做了很好的規劃,擬訂了期三年的“馬新漢詩計劃”,並借鑒中、港台和日韓的研究成果,進行學術合作與討。部長也預祝漢學研究會能夠取得成功,真正體現出“馬新漢詩”的文學特色、社會功能、學術價值和時代意義。

拿督斯里廖中萊部長移交經費支票予漢學研究。左起:
南京大學校友會會長魏金順、余雄、廖中萊、莫順生、何有明。

 

部長也是今天《馬來西亞漢學刊》和“馬新漢詩計劃”研究經費移交儀式的主賓,他漢學研究“勇突破,敢創新”的學術精神和社責任表示讚賞,也項研究項目的成果充滿期待。部長說,馬華公都是鼎力支持和維護中華文化的承工作,對於較高次的中華學術文化更是不留遺力。因此,身馬華總長,我謹代表馬華公款馬十萬令吉予馬來西亞漢學研究,作《馬來西亞漢學刊》暨“馬新漢詩計劃”的研究經費。部長也希望在未的三年,漢學研究順利地推行研究計劃,更希望在三年交出亮麗的成績,具體展示出“馬西亞漢學”和“馬新漢詩研究”的豐碩成果。

另外,漢學研究的學術宏圖和遠大志向,也得到馬來西亞南京大學校友會和好幾位“無名氏”的熱心支持,協助徵求超過八萬令吉的款項。他們今天都在這裏移交支票,這確實是讓人感到十分鼓舞的好消息。

 

 

研會處撰稿 2016.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