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

【本會活動】2024-0402 馬華漢詩講座暨《持平紀史錄》推介

馬華漢詩講座暨《持平紀史錄》推

發佈日期:2024.04.02

 

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與拉曼大學中華研究中心漢學組、拉曼大學孔子學院聯辦的“馬華漢詩講座暨詩集推介”活動,經於2024327日(星期三)下午二時至四時三十分,假拉曼大學金寶校區A003視聽室順利舉行。詩集推介爲本會學術會員徐持慶先生的《持平紀史錄》,推介人是拉曼孔院院長馬應心教授;講座爲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林立博士主講“文化移植:殖民地時期新加坡的華文舊體詩寫作(1887-1945。此項兼具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的活動,獲得本會代表陳慧萍博士、陳明彪博士、郭靖茜、楊婉璇、丘銘與李樂庭老師、拉大學多個院系的學術人員、碩博生、本科生與校外嘉賓的積極響應,約有近百人踴躍出席,全程參與其盛

活動宣傳海報

余曆雄博士是本次聯辦單位的活動統籌人。余博士在開場時指出,徐持慶生1940年,目前已屆八十四歲高齡。徐氏是霹靂文藝研究會創會會長,曾經擔任保山城詩社社長及顧問、大馬詩總副會長及顧問、全球漢詩總會常務理事。徐氏於2002年退休後,破例入讀拉大學中文系學士班;年餘之後,徐氏考入廣州暨南大學中文系碩士班,2006年畢業,成爲暨南大學百年史上考獲碩士學位的最年長者。

博士說,徐持慶是本國高產量、高品質的漢詩作家,至今已有七十年的詩齡,悠遊於學術涵泳與詩興爆發之間,撰有一萬餘首詩詞作品,可以媲美南宋的著名詩人陸遊。徐氏此前已經出版四輯“敲夢軒詩稿”、《敲夢癡言》散文集、學術論著《新加坡國寶詩人潘受》、《馬來西亞古典詩社發展史》。這本《持平紀史錄》是敲夢軒詩稿第五輯,分爲四卷,收錄一百八十首政治針砭詩,真實反映了本國過去四十年來波詭雲譎的政壇事迹,堪稱大馬漢詩第一人。

余曆雄博士簡介徐持慶事迹及其詩歌創作

此外,博士也對徐氏的漢詩作品與學術論著多有研究,此前已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相關論文,包括《徐持慶〈敲夢癡言〉的自我傳記與文學史料之價值》(2014)、《徐持慶〈翦茗墨痕〉旅遊詩用典論析》(2018)、《徐持慶〈翦茗墨痕〉針砭詩論析》(2021)等。這些論文對於徐氏詩作進行了多方面、多層次的分析與論述,對讀者閱讀和理解徐氏作品有著極大的引導作用。博士與徐氏曾經合撰題爲《陳季與溟社史料及其歷史定位》的期刊論文,填補了霹靂州早期漢詩史上的空白,兩人可謂學術與詩壇上的忘年之交。

在推會上,徐持慶也分享了自己的漢詩創作與政壇時事的密切關聯。徐氏列舉《感時》三首爲例,其第二首:“種族神權亂政壇,黃未熟醒邯鄲。窺簾殘月憐心碎,撼壁罡風刺體寒覆雨翻雲唇潑辣,以青腹藏奸。明知世俗中庸善,偏要違規訴極端。”徐氏《感時》三首皆因今年三月鬧得沸沸揚揚的“KK事件”而作,詩中以“月”、“青”譬喻“伊斯蘭黨”更是別出心裁,獨具寓意。在當前本國文壇對此事件一片寂靜的氛圍下,徐氏《感時》三首猶顯難能可貴。

徐持慶先生現場演繹《感時》三首

《持平紀史錄》封面

馬應心教授在推致辭時稱,拉大學孔子學院是新近創立的文化單位,目前已經規劃了一系列的教學課程與學術活動,包括將於今年四月下旬在拉大學雙溪龍校區進行的揭牌儀式,今年五月下旬將於金寶校區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拉曼孔院開放日。歡迎大家屆時前來參與其盛,認識拉曼孔院

馬教授表示,拉曼孔院有幸參與聯辦今天的馬華漢詩講座暨詩集推,並希望日後能夠通過“東盟漢詩與文獻”的發展與研究策略,進一步開展與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漢詩學界和詩壇的交流,建立起互惠的、友好的合作夥伴關係,爲中國與東盟漢詩的多元發展,開拓視野,深化研究。

馬應心教授爲詩集推介致辭

馬教授說,拉大學是一所充滿學術活力、文化動力的國際性大學,每次經過拉大學講堂或研討室,聽見老師們孜孜不倦地教誨學生,以及今天看到講座現場的座無虛席,大家都對傳承中華文化秉持著一顆熱忱之心,自己心中也是深深地爲之動容,而且是很難用語言精準地表述出來。

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馬應心教授(左五)、拉大學中華研究中心主任黃文斌博士(左四)聯合主持詩集推。 左起:李若梅女史、主講人林立博士、詩集作者徐持慶先生、活動統籌余曆雄博士、主持人陳明彪博士。

詩集推會之後,隨即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林立博士的“馬華漢詩講座”環節,講題爲《文化移植:殖民地時期新加坡的華文舊體詩寫作1887-1945。林博士認爲,鑒於舊體詩的創作引起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本次講座借用文化移植的概念,嘗試鈎勒殖民地時期新加坡舊體詩的獨特性、相容性和在地適應性,剖析它與中國及中華文學傳統持續不斷的關係。透過閱讀舊體詩,讀者將能更好地瞭解新加坡的政治、社會、文化和歷史,從而調整和豐富其對新加坡華文文學、華語語系文學、離散中國人和全球華人身份認同的概念。

黃文斌博士贈送拉曼大學中華研究中心出版品予林立博士

林博士新近出版了同樣題爲《文化移植:殖民地時期新加坡的華文舊體詩寫作1887-1945的英文學術論著,其導論部份也聚焦於文化移植、南洋詩學、身份認同、離散、華語語系的課題,尤其對“朝向一個南洋詩學”有更深層的論述。林博士認爲,中國文學傳統與本地文化的結合,逐漸形成一個新的整體,具體體現在依舊的文學形式,惟其語言、內容、情感與表達方式則趨向在地化,融合了各種各樣的本地色彩和語調。但是,在舊體詩創作中,就如黃錦樹所言,如果過度運用方言與外語的混種語言(Hybrid Language),而且是“未加反省”的混雜馬來音譯詞彙和方言化詞彙,則並不是值得高興的本土化特色,反而造成華文的“巴刹化”,成爲一種“巴刹華語”,這將導致中文的庸俗化而非精緻化。

林立博士主講馬華漢詩講座

林博士此書是其耗費十餘年工夫的學術力作,對比此前的相關論著,例如李慶年《馬來亞華人舊體詩演進史》(1998)、趙穎《新加坡華文舊體詩研究》2015)、Bing Wang,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n Singapore: Witnesses to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2017),林氏新著更著重於文本細讀和分析,從詩詞作品中鈎勒出具體的時代命題,實際建構新加坡舊體詩的發展脈絡,更能展示翔實有據的歷史畫面。林氏新著的章節安排如下:

  論 (1)文化移植;(2)南洋詩學;(3)身份認同、離散、華語語系

第一章  文學之父:清朝使節詩人左秉隆與黃遵憲

第二章  命名與本地色彩:邱菽園的星洲詩

第三章  文化空間的建構:邱菽園與新加坡文學社團

第四章  青樓傳統的再現:風月詩

第五章  以詩弘法:佛教與佛教詩人

第六章  采風南洋:竹枝詞與新加坡社會

第七章  無根之蘭:日時期的《蘭花集》詩人

    戰後的華文教育與舊體詩

林立博士新著《文化移植:殖民地時期

新加坡的華文舊體詩寫作1887-1945

BRILL, January 2024

在講座的交流環節,現場出席者圍繞著馬新漢詩課題踴躍發言,答問互動,場面十分熱鬧。今整理主要的相關提問,臚列如下:

一、在當前的古典詩歌創作中,“文”與“言”能夠分離嗎?抑或“文”與“言”必然融合一起?還是我們的“日常用語”與“書面文字”是有不一致之處?

二、作爲學術研究之用,“舊體詩”與“漢詩”兩個術語,哪一個更適合使用?所謂“文本細讀與分析”作爲一種研究方法,具體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四、早前的南洋文學創作中,有些作者有意要“去中國化”,強調“本土化”,這種說法是否過於理想化?當面對其他民族的文學,他們如何顯現自己文學的特徵?

五、所謂“朝向一個南洋詩學”的概念,是處於一直的發展之中嗎?還是只存在於1887-1945年之間?如果是一直發展下去的話,從我們現在“馬華”的角度來看,應該已經不是“南洋”了。

六、新加坡舊體詩具有南洋風物描寫、馬來語運用等特點,如果一些詩歌缺乏這些特點,讀者在不知作者背景的情況下,如何能辨認出是否新加坡舊體詩

七、舊體詩與華語語系的定義、範疇都不一樣,以及兩者對於時間和空間的定義、範疇也不一樣,那麼,爲什麼要將舊體詩研究置於華語語系中來討論呢?

八、徐持慶先生的詩作,幾乎每一首都有自注自釋,甚至語譯大意,排除了讀者的語言隔閡。您校注《勤勉堂詩鈔》時,作者左秉隆去世已久,您是如何得知詩中的這些詞語寓意和典故來源,並進行注釋呢?

工委大合照

最後須要提及的是,本次活動在余曆雄博士細心的統籌策劃下,得到十四位工委同學的積極協助與通力合作,經過近三星期的籌備執行,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到,爲活動的圓滿完成付出了極大努力,功不可沒。他們是:陳潔儀、洪文涵、錢雪莉、劉小歡、戴佳恩、林劭恩、梁明蕙、吳若藍、鄒俊鵬、鄧豪鈞、鐘婉婷、莊海樂、朱慧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些工委同學們所扮演的角色正是我們“最先的利器”,謹此向工委同學們致以萬二分的謝意。

 

 

會網站小組鐘婉婷撰稿 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