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馬來西亞大專院校漢學獎
決賽會審暨頒獎典禮
發佈日期:2018.07.30
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首開歷史先河,創辦國內大專學術獎項——馬來西亞大專院校漢學獎,旨於建設大專院校漢學研究者的交流平台,培養馬來西亞年輕一代的漢學研究者,期以致力於“馬來西亞漢學研究”的基礎建設,接續本國中華學術的千里之行。此項賽會於2018年3月31日截止徵稿後,隨即進行雙向匿名的初賽評審,甄選出六篇入圍決賽的論文,並定於7月28日假霹靂州金寶大酒店舉行決賽會審,結合初審與決審的成績而評選出各個獎次的得獎人,同時進行頒獎典禮。賽會順利完成,圓滿落幕。
根據賽會簡章,大專漢學獎公開於馬來西亞籍的國內外大專院校在籍本科生或專科生,年齡不限,皆可報名參加。每人僅限提交一篇未曾發表或參賽的作品。論文範圍涵括五個研究領域,即:一、中國古典文獻學;二、中國古代文學/史學/哲學;三、中國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四、本土與區域漢學研究;五、馬來西亞古典體文學。
漢學研究會會長暨籌委會主席余曆雄博士說,回顧馬來西亞學術的發展,整體的研究隊伍有日益年輕化的趨勢,漢學研究領域也是如此。近十餘年來,國內大專生的漢學研究成果已有一定的積累,時見佳作,放眼於國際大專生的學術表現也能相互媲美,他們的努力十分值得我們給予及時的扶持和獎掖。然而,當前國內外大學舉辦的“論文發表會”或“青年論壇”,主要都是開放於碩博研究生參加,缺乏為大專生提供學術表現的平台。因此,今天的這項學術盛會,無論是在國內或國際的大專活動中,都可說是首開先河,讓我們深深地感到榮幸和驕傲。
余曆雄博士說,主辦大專漢學獎能夠提供大專生一個實實在在的意見交流、思想激盪的學術舞台,能夠讓大專生從在學校研討課報告自己的“課堂作業”的“學生身份”,轉換成在學術研討會發表自己的“專題論文”的“研究者身份”。這種從“學生”到“研究者”是身份轉換,或從“課堂作業”到“專題論文”的成果轉換,無論是就“個體”或“整體”而言,都是學術發展歷程重要的點點滴滴。漢學研究會樂意為這個發展歷程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
籌委會主席余曆雄博士致歡迎詞
余曆雄博士說,這項賽會分為初賽評選、決賽會審兩個環節。初賽評審團主要是由國際學者組成,他們是李繼凱教授(陝西師範大學)、羅時進教授(蘇州大學)、羅永生教授(香港樹仁大學)、林月惠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綠川英樹教授(日本京都大學)、郭思韻博士(新紀元大學學院)。初賽評分細項如下:
一、 選題意義與當前研究(15%)
二、 資料評述與論據分析(35%)
三、 論文創見與結論(40%)
四、 文字能力與格式體例(10%)
評委們認真審閱所有參賽作品後,撰寫簡要評語,並推薦六篇入圍決賽的作品。主辦單位整合初賽評審成績,以分數排列前六名者作為晉入決賽會審之依據。主辦單位書面通知入圍者後,給予入圍者一個月的時間,依照評審意見修訂論文,再提交決賽會審。六位入圍決賽的參賽者及其作品名單如下:
決賽發表人 |
參賽論文題目 |
劉健聰(輔仁大學哲學系) |
論《黃帝四經》中“法”、“陰陽”、“德刑”之內涵及其間之關係 |
楊婉璇(拉曼大學中文系) |
《世說新語》與魏晉名士酒德觀 |
李文欽(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 |
韓愈與中唐社會弊端——以軍政層面為重點 |
林佩怡(拉曼大學中文系) |
《貨郎旦》張三姑的角色功能論 |
沈汶沁(拉曼大學中文系) |
周子善舊體詩中的“以詩證史”及“以史說詩” |
林煌達(馬來亞大學媒體研究系) |
論《三國演義》中龐統的悲劇特質 |
決賽論文發表現場:主持人陳慧萍博士(左一)、六位決賽發表人。
主辦單位依照賽會簡章,邀請五位來自國內主要大專院校的漢學研究者組成決賽評審團,成員包括:新紀元大學學院郭思韻博士(總評)、拉曼大學陳明彪博士(第一場主評)、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邱克威博士(第二場主評)、馬來亞大學張惠思博士、南方大學學院譚勇輝博士。決賽評分細項如下:
一、 選題意義與當前研究(15%)
二、 資料評述與論據分析(25%)
三、 論文創見與結論(30%)
四、 文字能力與格式體例(10%)
五、 參賽者現場表現(20%)
入圍作品的初賽得分,佔總分之半;決賽得分,亦佔總分之半。兩者相加,得分最高者為特優獎,其次兩篇為優秀獎,其餘者為佳作獎。如果決賽評審團認為入圍作品未達應有之水平,有權議決某些獎次從缺,或者變更某些獎次之名額。這種高規格的學術審核與評選方法,較之碩博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答辯會更為嚴格、更具國際公信力。
決賽會審評委。左起:譚勇輝、陳明彪、郭思韻、邱克威、張惠思。
經過兩個場次的論文發表與即席問答環節後,決賽評委們進行閉門會議討論及議決,認為楊婉璇《〈世說新語〉與魏晉名士酒德觀》一文選題頗有巧思,問題意識明確,文獻基礎扎實,善用學界成果,論證細緻透徹,有理據有創發,而且文字流暢,張弛得體,是一篇讀書有得的特優之作,所以一致甄選為“特優獎”作品,並推薦投稿《馬來西亞漢學刊》。其他各篇作品亦見參賽者的獨特視角,行文撰述之際旁徵博引,勤下工夫,這種孜孜勤學的現象甚為可喜;惟其或是初涉學術門檻之故,某些論文觀點的論證力度、思辨深度和解讀文獻典籍的準確度,仍然有待加強。本屆賽會的整體成績如下:
獎次 |
得獎人 |
獎勵 |
特優獎 |
楊婉璇(拉曼大學中文系) |
獎金馬幣兩千令吉 + 證書/獎狀 |
優秀獎 |
劉健聰(輔仁大學哲學系) |
獎金馬幣一千令吉 + 證書/獎狀 |
李文欽(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 |
獎金馬幣一千令吉 + 證書/獎狀 |
|
佳作獎 |
沈汶沁(拉曼大學中文系) |
獎金馬幣三百令吉 + 證書/獎狀 |
林佩怡(拉曼大學中文系) |
獎金馬幣三百令吉 + 證書/獎狀 |
|
林煌達(馬來亞大學媒體研究系) |
獎金馬幣三百令吉 + 證書/獎狀 |
賽會總評郭思韻博士在總結發言時表示,縱觀六篇入圍作品的論題大體上皆具有可行性,參賽者對自身研究課題的基本學術規範皆有所了解,但是,本著精益求精、追求善美之要旨,以下數點需要年輕研究者們的斟酌考量。一、對於自己所選擇的課題,需對當前學界的研究動態有較精準、全面、正確的認知。二、論文的題目、文摘和關鍵詞需與內容探討相契合,進而適當地發揮前言、結語應有的作用。三、開拓研究視野,以比較方式辨析相關課題的特色,切勿自我局限於單一的研究視角。四、妥善安排文章的佈局,闡明觀點的主次本末與相互關係。五、持有清晰的問題意識,客觀論證且表明立場,切勿主觀斷定或自相矛盾。六、重視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避免行文夾雜語病、錯別字、生造詞等。七、清楚掌握引用文獻的版本問題,注意論文格式與善用註腳。八、重視具有代表性的前人成果,虛心學習,耐心消化,切勿急於求成、求新,導致弄巧反拙,得不償失。
得獎人與評委嘉賓合照。後排左起:林佩怡、沈汶沁、楊婉璇、林煌達、李文欽、劉健聰。
賽會籌委與評委嘉賓合照。
最後,大會閉幕嘉賓張哲敏議員在致詞時宣佈,撥款馬幣一千令吉資助本屆賽會的活動經費,略盡綿力。期待下一屆賽會更為精彩。
漢研會秘書處撰稿 201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