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

【本會公告】2019-0729《第三屆東亞漢詩研討會論文集》出版

《第三屆東亞漢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正式出版

發佈日期:2019.07.29

 

西亞漢學研究編輯的“漢學系第三種”《漢詩與區域文學:第三屆東亞漢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9724日正式出版,乃漢學研究“馬西亞新加坡漢詩資料整理與研究”學術計劃(簡稱“馬新漢詩計劃”)的研究成果之一,亦作“馬西亞漢學研究創立四週年紀念獻禮”。

 

【論文題目】

【主題講演·專題講演】

江寶釵:八景詩的移東亞到臺所反映的文化意義

黃政仁:詩巫文化與漢詩創作

 

【越南漢詩·臺灣漢詩】

耿慧玲:越南碑誌憲祖御製詩試析

黃美:“同文”情感空間、詩歌政治和社群文化:以玉山吟社分析對象

黃千:風景的凝視——論久保得二遊草寫的凝視與論述

 

【新加坡漢詩·砂拉越漢詩】

  穎:新加坡華文舊體詩中的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

楊婉璇:詩潮吟社與南遷福州人之社關係

銘:詩鐘創作看詩潮吟社的文學發展

 

【馬來半島漢詩】

辛金順:“馬華”作馬華古典詩的種創作方法——兼及林連玉詩作的探討

譚勇輝:蔴坡南洲詩社的傳承底蘊

何保豫:李廷輝學詩歷程及其早期詩風變考辨

雄:徐持慶《翦茗墨痕》旅遊詩用典論析

《第三屆東亞漢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雄、蕭 主編

西亞漢學研究 出版

ISBN 978-967-14857-2-9

 

【編後語】

 

這是漢學研究會於20158月創會後201710月首次使用“馬西亞漢學研究”的名義主辦際學術議成功舉行,圓滿落幕,誌著漢學研究已向際學術平台邁出穩健的一步。這項活成果首先要歸功漢學研究同仁與人員的真誠合作、齊心協力,使得我們能在“會史”的開篇即有振奮人心、志行萬里的頁。

第三東亞漢詩際學術是由漢學研究、馬西亞詩詞研究總(詩總)、詩潮吟社聯辦,中正大學臺文學與創意用研究所(中正臺文創所)合辦的年度議。第一屆會議稱“東亞漢詩工作坊”,乃由中正臺文所20161月主辦,當時正值漢學研究之初,尚未得及與其盛。此的三屆會議(201612月、201710月、201811月)則擴大規模“東亞漢詩際學術”,漢學研究的“馬新漢詩團隊”皆受邀議,至今已提交二十餘篇相關論題的論文。其中,部份論文通過際學術慣例的審查,已相關學術刊物上正式發表,漢學研究所主辦的《馬來西亞漢學刊》第二期設“馬新漢詩題”,審查選,優刊載論文若干篇,20188月出版。如今,漢學研究會將第三屆研的相關論文,進行審查選,優結集出版,同時也借助東亞漢詩的平台,擬向際學界推介馬新漢詩及其相關研究成果,以存覽考。上述點滴滴的耕耘,是“馬新漢詩計劃”的部份成果,凡此對於未足四年的漢學研究會來說,確是初見創收的新方田。

“東亞”的範疇,歷學界有不同觀點的詮釋,主要可概括狹義與廣義二說,以及由此延伸的相關概念。前者乃指“亞洲東部”的地理概念,包括中大陸、日本列島、臺島、朝鮮半島、琉球群島、蒙古高原等地;者除了指稱上述地區,還包括東北亞的頁島、千島群島,以及東南亞的中南半島、馬群島、印尼群島、菲律賓群島和南海群島等地。至“漢詩”的詮釋,即是中、臺、馬(西)亞、新加坡等地所通稱的“舊體詩”、“古典詩”或“近體詩”,抑或延用“漢字文化圈”的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的“漢詩”稱謂,今概括與論述之便,依學界的主流意見,統稱“漢詩”。結合上述“東亞”與“漢詩”之闡說,“馬新”正好處廣義的“東亞”概念之中,地“漢詩”作品亦有頗可觀之量,粗略估計不下五萬首,因此,若“東亞漢詩”的考察視野下,“馬新漢詩”自是具有不可缺失的重要環。

如果是作擬議中“東亞漢詩”資料整理與研究計劃的初步概念,則是隨著近年文學位化、文獻資料建制的風潮,漢詩輻射的周邊地區著眼入手,擬以臺、韓、日本、越南、香港、馬(西)亞、新加坡等地的漢詩主要關注的對象,資料範包括詩集、詩刊、詩社、詩人、學者等,嘗試創建文獻平台,並作資源共享、研究交流之用。至我們主辦年度議的“東亞漢詩”概念,起始之際是以臺、日本漢詩作為研討核心,此討範則陸續拓展至韓、越、港、馬、新各地的漢詩,其中馬新漢詩論題的量尤不少。隨著持續在“東亞漢詩”相關成果的基礎上,漢學研究也希望能主辦獨具特色的“馬新漢詩”際學術、編出版系列的“馬新漢詩論集”與“馬華漢詩精選”,作有識之士撰寫“馬華漢詩史”的考,略盡學術綿力。

屆研的主題是“漢詩與區域文學”,共有二十位國內外學者邀前發表論文,論題範涵括東亞漢詩的多個領域,包括越南碑誌漢詩、日本詩話、在臺日人漢詩、臺漢詩、馬新漢詩題等。大榮幸邀請到中正臺文創所所長江寶釵教授作主題講演,講題《八景詩的東亞移動與文化創成》,主要“移東亞的軌迹”與“抵達臺暨其文化意義”個要點切入探討,尤其著眼“日本接受而在地化以的日本八景的統”清代、日治時期的臺八景的影響,再八景的選定與寫呈現地化的現,八景詩以畫、寓心之景居多,彰顯八景詩“人文”而非“自然”的面向,而觀景角度的不同又隱含了政治位置與力的意涵。會後,江教授講演提綱修訂潤飾,改題《八景詩的移動:從東亞到臺灣所反映的文化意義》。作學術意義的延伸,我們期待學界“八景詩的移”轉移至馬新漢詩的考察視域,完成較大幅度的“東亞移”,誠哉斯美。故此文置篇首,以待者。此外,大也榮幸邀請到詩潮吟社顧問暨資深詩詞黃政仁先生題講演,講題是《詩巫文化與漢詩創作》,主要“詩巫名稱、詩巫文化、漢詩創作”三個要點,梳理早期詩巫福州民與詩鐘活的淵源,以及詩巫文學社團的漢詩創作情況;黃氏熟諳詩掌故,此特選的議地點,作了必要的文史註釋。

書為論文發表人在會後完成修訂的論文輯,除了若干篇論文已另載他刊,今共錄十篇論文,分上編“越南/漢詩”,中編“新加坡/砂拉越漢詩”,下編“馬半島漢詩”。此承用議主題“漢詩與區域文學”為書名,列入漢學研究“漢學系第三種”,備為東亞漢詩論題之舉隅,以資學界考。

上編“越南/漢詩”收錄三篇論文,主要探討越南漢詩創作與詩韻淵源、日治時期日人在臺的漢詩社活與社群文化,以及日人漢詩寫的重新詮釋。耿慧玲《越南碑誌阮憲祖御製詩試析》一文,聚焦刊刻在越南天寺碑誌上的阮朝皇帝阮福的《詠天姥寺七首》,藉以揭示這座迄今四百餘年皇家寺院的歷史沿革與越南中部地區特殊的文化型態,並論析諸首御製詩的解題、詩句註解、用典原由與用韻徵,尤其《香願亭》詩“用進退格”的現,則彰顯阮朝重視科舉詩賦與詩人精熟格律的文化影響,以及越南語音和中語音的實際差異。黃美《“同文”情感空間、詩歌政治和社群文化:以玉山吟社為分析對象》一文,辨析日治時期日人在臺創設的第一家漢詩社“玉山吟社”的運作形態,其強調“同文唱和”與“聯日臺聲”,兼具文學政治和文學風雅個面向,近乎日本地漢詩社的延續,但中仍可見其變異和轉折,在和諧性之外仍有遮蔽性,終非臺當代社的真實反映,實際存在著“同”與“不同”之間的複雜糾關係。黃千《風景的凝視——論久保得二遊草書寫的凝視與論述》一文,考察日本漢詩人久保得二的遊草系列詩集,檢視文化域中讀者其遊草寫的具體反映,探討社與機制脈絡其凝視行述視角的多元影響,梳理詩人的旅行經歷與風土民情、地方史略的關聯,以及通過藝術手法再現自然風景與人文景色,故其遊草題材往往獨出機、不落俗套。

中編“新加坡/砂拉越漢詩”收錄三篇論文,主要討論新加坡漢詩創作與華人社,福文學與詩詩鐘活、詩潮吟社的地緣性關聯等課題。趙穎《新加坡華文舊體詩中的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一文,文化記憶的視角切入探討新加坡文化域中的漢詩創作,並以不同時期的三類作者的身份認證早期的過客詩人、稍的流寓詩人到八十年代的當代詩人,在面對傳統與現代的文化積、中與海外的文學話,以及對傳統文學範式的守與流變之中,折射出新加坡漢詩文學精神的變。楊婉璇《詩潮吟社與南遷福州人之社會關係》一文,首先對比大量史料為背景依,試潮吟社的百年歷程劃分“前史”與“社史”個時期,尤以1959年申請註正式創社年份的關鍵,此探討詩潮吟社的地緣性文學徵、身份認同、詩社願景的演變情況,並結合“詩人群體、地緣文化與社”的綜合方法,審視辨析,整理出較清晰可信的詩社史略。丘銘《從詩鐘創作看詩潮吟社的文學發展》一文,以“限時、集作、命題”的三項徵追溯詩鐘辨源,梳理出原是作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文學形式,經由歷代相關創作活動的演化,至清代閩地而形成種具有門性和獨立體裁的創作活動與文字遊;再經南遷閩人遠播詩,創立詩潮吟社,餘韻不衰,繼而鈎勒詩諸君的“詩鐘史觀”脈絡,並舉例剖析“練字修辭”和“有意創作”的詩鐘作品之異趣,各見精彩。

下編“馬半島漢詩”收錄四篇論文,主要探討馬華漢詩的創作方法、詩社承底蘊、藝術風格變與作品題論析等課題。辛金順《“馬華”作為馬華古典詩的一種創作方法——兼及林連玉詩作的探討》一文,詩學建構的角度馬華漢詩的創作方法進行反思,強調“馬華”的位置、視域和現實經驗詩人抒發情志的重要作用,而在獨立“有國籍”的馬華漢詩作者,以及那些不具中經驗的作者,更不應執模擬與照搬統詩詞中的空間想像,而是思考如何回歸“馬華”的社文化與創作語境,建構具有馬華涵的馬華漢詩。譚勇輝《蔴坡南洲詩社的傳承底蘊》一文,以南洲詩社作個案考察,節日雅集、弘揚詩教、緣結丹青三個方面入手,論述詩社的創社宗旨、組織運作、詩集詩刊與雅集活,分析主要社員的詩、、畫作品的時代印記與藝術特色,以及寄託其中的文化人情結、社與家之思,更指明詩社著力於倡導與傳承儒家詩學觀,乃其豐厚文化底蘊的關鍵因素。何保豫《李廷輝學詩歷程及其早期詩風嬗變考辨》一文,選取靂州早期詩社(社)代表詩人——李廷輝的早期(1947-1966)漢詩作品,照李氏自述的學詩歷程,其四個階段的詩風變進行全景式的剖析,激蕩磨合,融貫通,卓然自立,既可考見其因自身閱歷處境的轉變而寫作獨具特色的詩篇,又能展示早期馬華漢詩發展與文人結社的具體情況,可備一說。余雄《徐持慶〈翦茗墨痕〉旅遊詩用典論析》一文,整體觀照徐氏旅遊詩,試借典景、取典抒、引典議論、寫自我四個視角,條陳歸類,考辨其用典所由、典故特色與詩境新意,並就徐氏作詩用典所引發詩學界的討論與爭議,引證鍾嶸《詩品》的詩學觀點,論析徐氏“遊罷歸補筆”的即景用典,無心而真心,尤見詩情雅意與才學功夫。

屆研師砂拉越舉行,詩潮吟社鄧萬秋、燕梅、許守良、黃政仁、賴鳳英諸君出謀劃策,著力最深,功不可沒。詩潮吟社之於本國現有的十餘家詩社之中,歷史最悠久,社員人眾多,雖處東馬一隅,卻能在2013年加盟詩總之三年間,獲得各家詩社推舉領詩總,並引領詩總同仁全力支持聯辦,活水新源,確見具有深厚的詩學底蘊與學術魄力。漢學研究首次與詩總、詩潮吟社進行學術合作,真誠以待,獲益良多,並過程中認真思考當前馬華漢詩發展的際遇、機與挑,尤其須要積極關注三件主要事項:其一、倡導資源共享,妥善保存馬華漢詩史料,包括獨立前各個階段(所謂“過客”、“流寓”、“繁星”、“紮根”與“新生代”時期)的詩人事迹、詩集作品與詩社文獻等,並的資料建制提供必要材料。其二、鏈接東亞視角,拓展馬華漢詩研究視域,合八方,求較大格局的交流平台。其三、借鑒古今新舊,宏觀建構馬華漢詩史觀,而不囿於“馬華經驗”的一己陳述,自困家門。

環顧當前馬華漢詩的態,詩之中,年長的前輩詩人較多,年輕作者甚少,整體的詩作量約逾萬首,而時代的經典之作尚未卓然確立,仍待品評考驗。學界之中,資深的研究者較少關注漢詩研究,相關的成果多是初涉漢詩課題的新兵收穫,其立意、觀點、理論與方法的衡取,還需多番斟酌。至桂冠與黌宮之長的詩人學者,或是馬華漢詩領域中翹首以盼的科學範式,芸芸我輩雖不能至,然心往之,此確認努力的方向,建設個獨立的馬華文學/漢詩學科而配基礎知識,亦美事矣。無可否認的是,馬華漢詩長期以都面如何進入“馬華文學史”的困擾,這是個現實問題,也是個學術問題。我們希望詩總與各家詩社能夠堅守初心,同時又能與時並進,循序自我轉型,繼續與漢學研究共同努力,盼馬華漢詩的穩健發展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

的編輯團隊,蕭憶、楊婉璇、丘銘、許雁君、黃雪、袁淑、余玉霞、劉冠宏同學,態度認真,勤奮好學,在排版、校方面都十分用心,謹細緻,使得本書後期的編工作順利完成,謹致謝意。我們更要衷心感謝許守良先生見賜墨寶,封面題字,厚實毅,增添本求是求實之意,銘感五。謝

 

 

漢研會秘書處撰稿201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