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

【本會公告】2017-1220 《第十一屆漢學研討會論文集》出版

《第十一屆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正式出版

發佈日期2017.12.20

 

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編輯的“漢學書系第二種”《漢學與傳統文化:第十一屆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於20171212日正式出版,亦作為“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創立兩週年紀念獻禮”,同時也真誠感謝 金寶古廟華人聯合會 熱心資助本書的主要出版經費。

 

【論文題目】

【主題講演】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問題

 

【文學篇】

陳明彪:論《左傳》中的鬼

郭思韻:《圖讖》中《河》《洛》的內容體系與“經讖”的取資發揮

大平幸代:張華“博物”故事之背景——試探六朝“博物類志怪小說”與地理書之關係

杜曉勤:從“盛唐之音”到盛世悲鳴——開天詩壇風貌的另一考察維度

綠川英樹:唐宋詠雨詩譜系——以“雨中花”意象為中心

江寶釵:從張李德和研究看臺灣古典詩論述視角的發展與變遷

 

【史哲篇】

嚴家建:郭店竹簡本《老子》與通行本的哲學思想比較

余宗發:對《中庸》一書的理解

陳金輝:玄義佛教——智顗《法華經》詮釋之本迹思想

陳敬儒:“愛憎為評”攷:王隱對陳壽史筆評價之辨析

余曆雄:讀《陸質傳》——兩《唐書》春秋學評價之考辨

陳凱倫:《資治通鑑》與《讀通鑑論》對“安史之亂”的歷史評價

《第十一屆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主編

西亞漢學研究 出版

ISBN  978-967-14857-1-2

 

【編後語】

 

這是我們第二次、也是最一次使用“馬西亞漢學研究處”的名義主辦漢學,這個里程碑對於漢學研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固然是因漢學研究屆研的開幕儀式上宣正式成立,標示著此前我們持續逾年的籌工作,終取得成果,同時也宣告個歷程的結束、另一個征途的開始。

第十一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簡稱“漢十一”)是由漢學研究會籌備處與馬來西亞南京大學校友會聯辦,經過籌委會的周詳策劃,配合漢學研究會的創立宗旨與研究領域,增設“馬來西亞古典體文學”與“本土與區域漢學”會議場次,邀請相關學者前來發表論文,就馬新漢詩、馬新漢學課題進行學術交流。首先,在討會結束後,我們有幸得到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暨馬來西亞詩詞研究總會顧問莫順生先生的大力支持與穿針引線,邀得熱心文化事業的企業人士協助與馬華公會總會長的經費撥款,遂於次年順利推行漢學研究會的第一個研究項目——“馬來西亞新加坡漢詩資料整理與研究”計劃(簡稱“馬新漢詩計劃”)。稍,我們的研究團隊得到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所長江寶釵教授的邀請,前往臺灣嘉義參加第二屆東亞漢詩國際學術研討會;我們的階段性成果獲得大會的讚賞與肯定,受邀加盟“東亞漢詩資料庫”跨國工程,並鄭重委托漢學研究會承辦2017年的第三屆會議。漢學研究創立之初,即能取得國際學界同行的認可與信任,確是難能可喜的美事,回想我們接辦“漢十一”之際,這可說是完全意料之外的學術契機與驚喜。

其次,通過“馬新漢學人物”的討,正是正面呼應漢學研究會擬定的“本土與區域漢學”研究領域,主要概括本土與區域的漢學文獻與史料、漢學組織與動態、漢學人物與成果、漢學歷史與研究,及其相關範疇之專題研究或綜合研究。作研討會的後續拓展工作,目前我們正在嘗試推展一系列的“馬來西亞漢學人物誌訪談錄”,將陸續刊載《馬來西亞漢學刊》,希望能夠藉此匯集與整理馬新漢學人物的成果與相關資料,忝為日後有識者撰述馬新漢學史的起點,向國際學界介紹獨樹一幟的馬來西亞漢學風貌。

次,本屆與漢學研究會首次聯辦活動的馬來西亞南京大學校友會,其會員大抵都具備碩士或以上的學術資格,學有專長,在本國多個領域皆見嶄露頭角;雖其成立至今的時間不長,但在魏金順長的領導下,素來處事沉穩、厚重與求實,是國內校友會組織中較具學術特色的社團。基本次精誠合作的基礎,掀開了日後持續合作的序幕,也促成連同漢學研究會協辦《馬來西亞漢學刊》的機緣。欣逢學術友,與時並進,此於漢學研究會的發展而言,無疑是接辦“漢十一”之後又一項重大的收獲。

研討會的主題是“漢學與傳統文化”,共有二十三位國內外學者應邀前來發表論文,論題範圍涵括中華傳統學術的多個領域,包括哲學、史學、文學、文獻學等。大很榮幸邀請到南京大學張伯偉教授專程前來主題講演,主要從“問題的提出、以往的認識和實踐誤區、理論和方法探索的基本原則、作為方法的漢文化圈”四個要點,對近兩百年來歐美、亞洲學界關於漢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問題,給予發人深省的評介與論述。較,張教授將講演提綱撰為一篇近兩萬字的鴻文,改題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問題”,展示更為翔實可信的論據與論述,並擬列其近十年來的相關論著,以備學界討論與呼應。茲此文置於篇首,以饗讀者,共商研討。

是“漢十一論文集”,即為本屆論文發表人在研討會後完成修訂的論文專輯,除若干篇論文已另載他刊,主辦單位擇優結集出版,收錄論文十二篇,分為上編“文學篇”,下編“史哲篇”,承用會議主題“漢學與傳統文化”為書名,並列為漢學研究會“漢學書系第二種”,是為紀念,以廣流傳。

上編“文學篇”收錄六篇論文,主要繞先秦兩漢典籍的傳文與經讖,六朝博物小說與地理方志,唐宋詩歌的文化考察與譜系建構,以及臺灣漢詩研究述論等課題。陳明彪《論〈左傳〉中的鬼》一文,梳理《左傳》中對鬼的多面向敘述,剖析鬼神與鬼魂觀念的產生,人死後為鬼與魂、魄的形成,鬼神享祭及其血緣關聯,舉證說明鬼“恩仇必報,惟德是依”的特性,進而反映政治社會中對君臣德行與百姓協和之重視,而非單憑豐厚的祭品就能依恃鬼神的庇佑,體現出《左傳》中豐富多姿的人文與迷信的文化色彩。郭思韻《〈圖讖〉中〈河〉〈洛〉的內容體系與“經讖”的取資發揮》一文,以《河》《洛》諸篇的思想體系與容事例,對照較晚出的“經讖”諸作,從帝王感生、聖人異表、圖書授受、帝德更王、古史地理等視角入題,辨析“經讖”對前者的取資發揮與因襲套用,論證兩者思想體系大抵相通,具體內容事例則有壁壘流別的現象。大平幸代《張華“博物”故事之背景——試探六朝“博物類志怪小説”與地理書之關係》一文,從六朝博物小說與地理方志的史料取材與人物形塑入手,探討張華多重形象的形成與變遷,尤其著力於“寶劍故事”與“斑狐華表”二例,細緻排比觀照,剖析張華在方志、別傳中“博識多聞的政治人物”與“通曉神仙世界的方伎術士”的角色定位之變化,及其背後蘊含的時代與地域之文化原因。

勤《從“盛唐之音”到盛世悲鳴——開天詩壇風貌的另一考察維度》一文,從開元、天寶年間的士子仕途及其詩歌風貌進行考察,揭示在盛唐氣象之下卻湧動著一股強烈的盛世悲鳴的創作潮流,這些原是新興政治力量的盛唐詩人主體,但自開元後期政治文化政策產生變化後,大抵科場多失意、邊塞難立功、終南無捷徑,作品中普遍展示“致君堯舜”的理想失落,繼而發出難以調和的盛世悲鳴。綠川英《唐宋詠雨詩的譜系——以“雨中花”意象為中心》一文,嘗試梳理唐前苦雨和喜雨的兩大詩歌類型,勾勒出杜甫詩歌為唐代詠雨詩的典範,突出其“雨中花”意象形成的文學史意義,又進一步論析陳與義詩歌對“雨中花”賦予新的生命與意象,試圖營造多層主客結構,既承接杜詩“雨中花”譜系,同時也漸開屬於自己的“獨立海棠”的格局。江寶釵《從張李德和研究看臺灣古典詩論述視角的發展與變遷》一文,立足過去蒐輯、整理張李德和作品與相關課題的研究成果,將其生活周邊或其人觀視中的文化地景,納入視域的範圍,評述臺灣學界對張李德和研究的沿襲、開拓與創新,並從作家、性別與作品研究,區域、社群與交遊,空間、地方與旅遊的詮釋視角,說明臺灣漢詩研究的各種向度及其歷史發展趨勢與變遷。

下編“史哲篇”收錄六篇論文,主要繞儒道典籍的個案論析,佛經的詮釋方法,史家和筆、史傳和思想史、歷史事件的重新評價等課題。家建《郭店竹簡本〈老子〉與通行本的哲學思想比較》一文,從形上理論、實踐理論、效應理論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比較,探討郭店本與通行本《老子》的哲學思想內容,指出兩者的許多觀點都存在相似之處,據此推論兩者原本或是同一部書的組成部份。余宗發《對〈中庸〉一書的理解》一文,主要就《中庸》書如何實踐中庸之道加以論析,發揮朱熹中庸之說,強調“慎其獨”與“拳拳服膺”的存養功夫,突顯實踐中庸應有兼容並蓄、遵守自然法則與安分守己的精神。陳金輝《玄義佛教——智顗〈法華經〉詮釋之本迹思想》一文,基玄義佛教思潮的影響下,藉由智顗《法華經》科判、蓮花譬喻、本迹六義、本迹權實、本迹之妙、本迹力用等概念,論述其本迹思想的詮釋方法,既不同於傳統印度佛教的義理系統,也有別於早期中國佛教的“格義”方法,彰顯其於佛教詮釋方法“中國化”的契機與重要意義。

陳敬儒《“愛憎為評”攷:王隱對陳壽史筆評價之辨析》一文,認東晉以後史家對陳壽《蜀書》曲筆的批評,乃源於王隱《晉書》、《蜀記》的“愛憎為評”之說,據此進行審視王隱的著述背景與史料來源,追溯其評斷事例的觀點淵源,辨析兩晉士人對諸葛亮與相關蜀漢人物的褒貶論斷,及後世史家對陳壽史筆評價的演變歷程。余雄《讀〈陸質傳〉——兩〈唐書〉春秋學評價之考辨》一文,對比兩《唐書·陸質傳》的立傳量、政績事例載述與史傳褒貶之異同,觀照史料淵源與纂修取捨之本末,具體探討五代、北宋史臣對新學思想之理解與詮釋,由點而線,由線而面,重新思考陸質及其春秋學的歷史定位,釐清唐宋史學評價視野下“新春秋學”之發展脈絡。陳凱倫《〈資治通鑑〉與〈讀通鑑論〉對“安史之亂”的歷史評價》一文,試相關歷史事件置於“歷史的改寫”的論說中,申論北宋中期與明清之際的史家論著,從傳統的天命君德到歷史的必然,如何將歷史經驗轉化為當今思考,藉此回看兩者的史料甄選與編纂動機,以及歷史觀念的演變。

漢學研究主辦本屆研討會與出版論文集,皆得到一些關心漢學研究的企業家、文化界人士的贊助與協助,使得活動順利進行,玉成其美。此漢學研究會素與社會各界廣結善緣、推廣學術文化的成果,茲將名單編於附錄,以表謝忱。漢學研究立足霹靂金寶,放眼國際,雖於彈丸小鎮,往昔礦業經濟沉寂久矣,而今高教文化振興於斯,八方來風,諸事尚有可為;尤其黃耿田長、柯偉民總務領導的金寶華人社區最高組織——金寶古廟華人聯合會,運籌帷幄,高瞻遠矚,慷慨贊助本書的主要出版經費,惠澤遐邇,不勝感激。又惠蒙金寶培元獨立中學校長胡蘇安博士二賜墨寶,封面題字,增添光輝,衷心鳴謝。

的編輯團隊,蔡俊偉、蕭婷憶、楊婉璇、陳敬儒、丘仕銘、連慧茵、林文秀、吳雪俐、李嘉瑩同學,工作與課業不暇之際,仍然盡心校對全稿,態度認真踏實,勤於學習,誠可嘉也。然或限學力不足,書中不免仍有失誤之處,還望讀者不吝指瑕,匡我不逮。

付梓在即,回顧此距研討會時已逾二載,日新月異,諸事皆多變遷,幾番更替,而本國漢學研討會卻於20162017停辦兩年,明年情況亦無人問津。縱觀近年國內大專院校蓬勃發展,屢見各項專業領域的學術活動與研討會,或學科發展,或專項研究,國際合作頻密,學界交流活躍。因此,這些情況不禁使人遐想,是否內院校的漢學領域已經人員凋零,后繼乏人?抑或當年鄭良老師倡議的漢學研討會已經缺乏實際效益,不合時宜?

一些學界友人說,自國內學界前輩相繼告退,各院校中曾經接受傳統學術訓練的漢學研究者已經日益減少,有志從事或有能力從事傳統學術研究的年輕一代,更是可遇不可求。關這些現象,我們可從近二十年來各院校碩、博班研究生論文選題的趨勢得到頗有力度的論證;而實際上,各院校的學術主管與中文學科領頭人都是責無旁貸,必須當仁不讓的承與開拓學術疆域,秉持漢學前輩孜孜以求的學術精神,深耕播種。或許,基當前關鍵績效指標與大學排名的誘因,主辦和參加漢學研討會、募資出版以及將論文收錄於研討會論文集,這樣的“學術表現”並不能為研究者和大學當局帶來最大的實際效益,或者至少不是“學術表現”者的首要選擇與量。

上述的說法似乎具有相當的依與說服力。學術建設固然須要切合時代的發展與需求,但卻不能過依賴或仰仗他人的認同,研究者也不必倚勢凌人或自艾自怨,而是必須反躬自省,身體力行,竭誠盡志去落實各項學術工作與任務,即是最好的嘗試與努力。詩云: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時代一直在改變,漢學契機也將因時推移,“悠悠蒼天何人”,或許我們已經來到關鍵的時刻,是時候重新思考主辦漢學研討會的模式與推廣漢學研究的方法。萬里航程,前之際,得失之間,必有能辨之識之者。

 

 

會秘書處撰稿 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