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正式出版
發佈日期: 2016.12.30
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編輯的“漢學書系第一種”《漢學與佛教:第十屆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於2016年12月26日正式出版,亦作為“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創立一週年紀念獻禮”,同時也真誠感謝 彭亨佛教會、程大山老先生 熱心資助本書的全部出版經費。
【論文題目】
【史哲篇】
陳金輝:玄義佛教——佛教經論的中國化詮釋
黃先炳:梁武帝“崇佛亡國”辨析
陳明彪:《比丘尼傳》比丘尼形象初論
何保豫:王玄策四薦方士研究
陳友財:韓愈與佛教關係之樞紐
余曆雄:歐、范、蘇朋黨論主題與政局演變
【文學篇】
余宗發:《清華簡·耆夜》簡的解讀
郭思韻:氣、調之間——范雲與其詩歌寫作
潘柏年:拾得詩用韻考
曲景毅:唐代“大手筆”作家之研究路徑與學術空間
陳潤隆:蘇軾《和陶飲酒詩》中的“蘇意”
陳敬儒:從“結髮慕勝因”到“移問金仙術”——姚鼐青壯年時期佛家思想之嬗變
《第十屆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余曆雄 主編
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
出版
ISBN 978-967-14857-0-5
【編後語】
在馬來西亞舉辦“漢學研討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內相關學術單位與文化社團連續數年皆舉辦大型的漢學研討會,甚至得到副首相與部長們蒞臨盛會,轟動一時,時論譽為美談。惟因歷次的與會外國學者人數皆遠比本國學者為多,故有論者以為,這只是在馬來西亞舉辦的“國際漢學”研討會,而不是“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本末主次有別,尚未能體現出“馬來西亞漢學”的研究成果與學術意義。自鄭良樹老師於2004年首倡與舉辦第一屆“馬來西亞漢學”研討會,即強調馬來西亞籍研究者在“馬來西亞漢學”研究中的主體與主導作用,冀望將來我們能夠交出一份頗具學術含金量的漢學成績單,期待“馬來西亞漢學”在“國際漢學”或“世界漢學”的舞台上綻放異彩。這樣語重心長的長者叮嚀,原本時時刻刻都在相關大專院系執事者的心海裡縈回環繞,但是卻在研討會步入第十個年頭之際,嘎然而止,會議被迫停辦一年,贏得士林學人爭相問,至今百思不解。
正是在這樣的事件背景下,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籌備處)毅然挑起主辦“第十屆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簡稱“漢十”)的重擔,並邀請彭亨佛教會聯辦,關丹中華中學協辦,遂於2014年11月7日至9日在環境清新幽雅的甘孟度假村莊順利舉行。基於響應主辦單位之一——彭亨佛教會的建議,本屆會議主題訂為“漢學與佛教”,會上宣讀的論文也多半與佛教議題相關,凡此因緣,其於本國歷屆漢學研討會中尚屬首見。此“漢十論文集”即為本屆論文發表者在研討會後完成修訂的論文專輯,收錄論文十二篇,分為上編“史哲篇”,下編“文學篇”,承用會議主題“漢學與佛教”為書名。此“漢十論文集”也是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於2015年杪創立後,首次出版的學術書籍,故將之列為“漢學書系第一種”,以誌其事。
上編“史哲篇”收錄六篇論文,主要圍繞佛教典籍與經論詮釋,佛教、方士與政治關係,唐代士人與佛教,宋人政論與政局演變等課題。陳金輝《玄義佛教——佛教經論的中國文化詮釋》一文,鑑於南北朝隋唐時期佛教學者普遍應用玄學概念與思維方法闡述佛教義理的前提下,試以智顗與吉藏之《法華經》詮釋為例,從玄義書文獻的思想背景、分類與特色為切入點,論述兩者對玄義方法的應用情況,由此確認“玄義佛教”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及地位。黃先炳《梁武帝“崇佛亡國”辨析》一文,旨於梳理自古以來中國史上對“梁武帝亡國與佛教關係”的各種記載或論述,以及反佛或崇佛立場的偏見與爭辯,繼而引述湯用彤、錢鍾書等較具客觀的論證方法,就事論事,不夾私臆,始能取得公允持平的評價。陳明彪《〈比丘尼傳〉比丘尼形象初論》一文,通過梳理中國佛教史上最早一部記錄比丘尼修習佛法的傳記,從佛陀、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發展而論,剖析東晉南朝比丘尼特立獨行的事蹟,以及多重而豐富的尼師形象,自求圓滿,自利利人,增添大眾對佛教的信心,擴大尼師的社會影響力。
何保豫《王玄策四薦方士研究》一文,探討在唐代疆域版圖擴張、使職制度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王玄策以非嚴格意義的使者身份,四次奉命出使印度為個案研究,且能不必通過門下省的審核而直接向皇帝舉薦僧人方士,藉以說明此一特殊群體的行政特權及其與人君之間的供求關係。陳友財《韓愈與佛教關係之樞紐》一文,立足於唐代佛教盛行的生活環境中,辨析韓愈與佛教之間“排斥”與“不排斥”的二元對立關係之樞紐,釐清在個人學術志趣與儒家經世立場的不同情境和層面中,韓愈則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力圖展示較為貼近史實的韓愈佛教觀點與排佛現象。余曆雄《歐、范、蘇朋黨論主題與政局演變》一文,擬選宋仁宗、英宗、哲宗朝為考察背景,緊扣歐陽修、范純仁、蘇軾的政論觀點為主軸線索,前後呼應,探討北宋朋黨論主題的嬗變關鍵,嘗試勾勒出諸朝政局演變的核心面貌,具體折射出政論與政局的歷史發展脈絡。
下編“文學篇”收錄六篇論文,主要圍繞詩歌文獻解讀與創作風格,唐詩用韻與中古吳音,唐代“大手筆”作家研究,文學創作與佛家思想等課題。余宗發《〈清華簡·耆夜〉簡的解讀》一文,以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簡《耆夜》為討論對象,解讀“武王八年征伐耆”的歷史背景,簡文詩篇的內容,及其對先秦學術研究之貢獻,尤其著重論析簡文中《蟋蟀》詩雖為周公所作,但今本《詩經·唐風》所見同題詩篇已非周公原作,而是後人據樂府官署所定“蟋蟀”曲目而作的《蟋蟀》詩。郭思韻《氣、調之間——范雲與其詩歌寫作》一文,基於范雲詩歌在文學史中未得應有的位置與評價,而從范雲特殊的背景與閱歷等諸多跌宕匯集於一身的視角,論述作者各種題旨的詩歌作品所展現出“聲氣之雄”的一家風格,強烈反映出詩人的本心秉性與品格情志,兼具時代共性與個人本色的特徵。潘柏年《拾得詩用韻考》一文,以拾得為初唐時天台山國清寺僧,其詩語言淺俗,用韻反映口語,此與唐人依《切韻》、《唐韻》為詩者,大異其趣,故對拾得詩用韻進行整體考辨,以窺中古吳音十二類,並斟酌驗諸各家觀點,剖析各類之間存在的明顯差異,通押之例極少,同類之韻彼此相近,則多有通押之例。
曲景毅《唐代“大手筆”作家之學術空間與研究路徑》一文,認為在唐代雜文學觀的視野下,“大手筆”作家的應用文乃其典範與精華,惟歷來文學史家對此現象的關注不夠,故試擬列較具穩定性的綜合素質與衡量指標,闡明此項課題的學術空間與研究路徑,冀望藉此引起更多學者對此課題的重視。陳潤隆《蘇軾〈和陶飲酒詩〉中的“蘇意”》一文,以元祐七年蘇軾始作“和陶詩”為切入點,探討其晚歲處境與精神寄託的交匯點,嘗試引證與辨析蘇軾和詩之旨,乃以“和陶”為中介,“自託於陶”而“出陶之外”,漸次營造“蘇意”的詩境與實境,展示其於逆境中的自處、感悟與“蘇意”的獨特意義。陳敬儒《從“結髮慕勝因”到“移問金仙術”——姚鼐青壯年時期佛家思想之嬗變》一文,嘗試結合姚鼐的青壯年事蹟與詩文創作,細緻解讀其於仕途徘徊與掙扎的氛圍中,佛家思想漸次浸染其內心世界的心路點滴,釐清其對慕勝、欲問到移問的嬗變歷程,期以發掘其晚年篤信與耽愛佛家思想的內在涵義。
研討會論文集是具體展示會議學術成果的結晶品,但在馬來西亞編輯出版“漢學研討會論文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若以此前九屆的“馬來西亞漢學”研討會來看,目前只出版了六屆論文集,而第四屆、第五屆、第九屆論文集始終未有下文,其中固然關涉財力與人員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主辦漢學活動應有的人文理念與學術認知,似乎沒有被放在最重要的考量位置。我們編輯本屆論文集之際,正值漢學研究會創立之初,資源極其有限,活動經費為零,不免誤了編務進展;編委會幾經重重波折與克服人為障礙,終於得到彭亨佛教會、杏壇前輩程大山老先生慷慨資助出版經費,始能正式啟動編輯工作,殊為不易,亦屬萬幸。彭亨佛教會乃民間宗教團體,程老先生是與世無爭的謙謙仁翁,皆與漢學研究未有直接關聯,但卻勇於擔當推廣漢學活動的使命,激勵漢學研究者勇往直前,傳承文明,給予籌備工作帶來極大的鼓舞,堅定信念。我們希望這樣的努力能夠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期待日後可以發揮更積極、更廣泛的社會影響。
本屆研討會首次移師彭亨關丹甘孟度假村莊,山外有山,城外有城,莊主好客,莊園雅緻,恰似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也。村莊正與關丹中華中學甘孟臨時校園毗鄰,遂邀校長詹耀輝、蔡若峰先生與關中同仁共襄斯舉,參與其盛。當時關中創校開課未足一年,幼苗待護,惟校方卻頻頻遭遇“有心人”的莫明打壓與莫名抹黑,諸般外患應顧未暇;然而兩位校長排除萬難,毅然俯允合力協辦,鼓勵該校教師參與研討,又為研討會提供住宿膳食之便,濃情厚意,銘感五內。今日籌備出版論文集,欣聞關中已然步入正軌,首屆學生在初中統考取得出色的表現,小樹成長,終成綠蔭,更盼芝蘭玉樹茁壯於庭院之中。關中同仁以務實的態度應對一切批評,誠信建設,譬喻漢學研究會的創建歷程,頗有相似,三月聚糧以適千里,志在大知大年,不為二蟲謗惑,百年春秋自有足跡,與共勉之。
本書惠蒙何振森居士賜示墨寶,封面題字,無限禪意,至誠銘謝。兩位編委陳敬儒、黃漢源同學盡心編務,任勞指瑕,不計個人得失,確為不可多得的好幫手。六位文字校對者汪卉婕、許寶儀、梁凱琍、楊婉璇、丘仕銘、林芷薇同學,辛勤細心,認真嚴謹,勘正許多技術層面的失誤,確為獲益於讀書求學的心得體驗。編輯排版者蔡俊偉先生及其工作團隊,頗具處理大專院校學術書籍的專業經驗,效率與效果皆佳,今為我們的編輯出版工作親力親為,敬業樂業,誠是團隊工作上的好夥伴。以上眾人之功,皆是福分,謹此躬致謝意。
行文至此,移目所及,正是案上久置的《第一屆馬來西亞傳統漢學研討會論文集》,封面則為鄭良樹老師獨具風格的題字。鄭老師是漢學研究會的名譽顧問,當年在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執教時即有成立學術社團之構想,惟因各種主客觀因素而未能具體落實,最終只能抱著遺憾赴往香港任職。鄭老師博學謙和,素來關照後輩,提攜獎掖,指點迷津,乃泱泱師者學人之風範。當初我們申請創會時,鄭老師尤為關心註冊工作的進展,一再提醒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要能實現三十年前他所未能完成的願望。漢學研究會終於正式成立,鄭老師從南方送來深深的祝福,囑咐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昂首寫下馬來西亞漢學研究的歷史。上月十九日,我們在馬六甲參加全國詩人雅集之際,不幸傳來鄭老師與世長辭的噩耗,哲人其萎,痛失師表。無可奈何!無可奈何!深刻悼念鄭良樹老師。
漢研會秘書處撰稿 20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