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

【會員活動】2020-0602 陳明彪老師受邀擔任“拉曼大學中文系雲講堂“主講人

陳明彪老師受邀擔任

“拉曼大學中文系雲講堂”主講人

發佈日期:2020.06.02

 

本會陳明彪老師受邀擔任“拉大學中文系雲講堂”主講人,講題為“《倚天屠龍記》中張三的道家思想”,具體析論金庸在《倚天屠龍記》第二十四回《太極初傳柔克剛》中描述張三新創武學——太極拳和太極劍所蘊含的道家思想。

 

【活動詳情】

名稱:拉大學中華研究院中文系雲講堂

講題:《倚天屠龍記》中張三的道家思想

主講:陳明彪博士

主持:陳愛梅博士

日期:2020530日(星期六)

時間:8.30pm-9.30pm

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dcv12AW_Ok

【講堂摘要】

 

一、金庸武俠小說中對張三形象的描寫,與史書本傳中對張三事迹的記載,兩者有相當大的差距。我們對張三的認知,一般上是來自金庸武俠小說,這是金庸的成功之處。

二、歷史上的張三事迹,主要見於《明史·方伎傳》:

·張氏道家者流,縱迹密幻,莫可測識。飾邊幅,又號張邋遢。

·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戟

·寒暑惟一衲一蓑,或數日食,或數月不食。盡經目不忘,游處無恆,或云能一日千里。

·武當諸岩壑與其徒去荊榛,辟瓦礫,創草廬居之,已而舍去

·一日自言當死,留頌而逝,縣人共棺之。及葬,聞棺內有聲,啟視則復活。

·四川,見蜀獻王。復入武當,歷襄、漢,迹益奇幻。

三、金庸武俠小說中張三分佈的回目

·《神雕俠侶》第四十回《華山之巔》:覺遠、張君寶。

·《倚天屠龍記》第二回、第四回、第十回、第十一回、第二十四回:張君寶、張三

四、《老子》思想: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五、太極拳中的道家思想:

·豁然貫通道家沖虛圓通之道,自悟太極拳理,以柔克剛,講究以靜製動、後發制人。

·陰陽互相對立、依存、轉化。左臂半環,掌與面對成陰掌,右掌翻過成陽掌。雙手圓轉,凝重如山,輕靈似羽以慢打快

·十六字拳:虛靈頂勁,涵胸拔背,鬆腰垂臀,沉肩墜肘。

·太極圓轉,陰陽變化。得機得勢,節節貫串,無使斷絕。長江大河,滔滔不絕。

·以意行忌用力,形神合一,似,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六、太極劍中的道家思想:

·《老子》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將欲全有,必反於無。因無生有,變化無窮。意為無形,招為有形,無形則無限無執,有形則有限有執。故以意生招,乃根本之道。

·太極劍,“神在劍先,綿綿不絕”,不記招式,無招而有意。

·傳授的是“劍意”而非“劍招”,要將劍招忘得半點不剩,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

七、結語

·進一步閱讀文學經典(金庸的武俠小說)

·進一步了解道家思想消極?積極?)

·進一步了解中華武術(太極拳、詠春拳等)

 

 

會網站小組撰稿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