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馬大中文系畢業生協會聯辦
第七屆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
暨慶祝鄭良樹教授七秩華誕
發佈日期: 2013.04.24
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協會聯辦、南方學院中文系協辦“第七屆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暨慶祝鄭良樹教授七秩華誕”,經於2010年3月20日、21日假馬來亞大學文學院F講堂隆重舉行。大會主題是“漢學的區域·區域的漢學”。與會嘉賓包括壽星翁鄭良樹教授、丹斯里陳廣才、高教部副部長何國忠博士、馬大校長Ghauth Jasmon教授、馬大中文系主任蘇慶華博士、馬大中協主席拿督黃東海、南院院長祝家華博士、主題演講人毛醒策教授、二十三位論文發表人,以及近兩百位各大專院校的師生和畢業生。
馬大中協顧問暨大會主席丹斯里陳廣才致詞時說,本屆研討會是為了慶祝鄭良樹教授七秩華誕而由三個單位聯合舉辦。鄭良樹教授是“馬來西亞漢學研討會”的倡辦人,漢學成果豐碩,著作等身,蜚聲國際學界,又曾於馬大中文系與南院中文系任教,授業解惑,引導本國年輕子弟走入中文研究的殿堂,此於本國華文教育與中華文化的發展,貢獻至大,厥功至偉。因此,兩校中文系師生與畢業生本於尊師重道的精神,誠摯感恩,特別舉辦此項學術活動為鄭教授祝壽,同時也為國內外的漢學研究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台,聚首研討,彰顯鄭教授學海勤耕的典範,以及其於學術領域的卓越成就。
研討會海報
丹斯里陳廣才說,本屆研討會特別邀請浙江師範大學的毛醒策教授擔任主題演講嘉賓。毛教授近年來著有《鄭良樹研究》、《鄭良樹評傳》二書,得到中國大陸、港臺和東南亞學界的重視,此二書對鄭教授的治學精神、研究方法、學術成果、師者風範皆有全面而深入的論述,是為我們導讀鄭教授“學術人生”的不二人選,也是本屆研討會主題演講的最佳人選。另外,本屆研討會也對論文發表人陣容進行了策略性的調整,我們除了秉持往屆以本國學者為主的一貫做法,同時也邀請了數位國際知名學者參與盛會,希望通過這樣的調整與安排,能夠促進本國漢學與國際漢學的接軌,激勵本國學者撰寫更具學術含金量的論文。
鄭良樹教授,字百年,1940年出生於柔佛新山的菜商之家,自幼家貧而好學,於寬柔小學、中學唸書時期,即勤於往來新山與新加坡借書閱讀,節衣縮食而購買了大量書籍,師長們對其追求知識的熱忱與執著都給予讚賞。鄭教授於1960年負笈臺灣大學修讀學士學位,1964年考入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師從王叔岷、屈萬里先生攻讀碩士、博士學位,1971年成為第一位榮獲臺灣大學文學博士的海外華人,博士論文題目是《戰國策集證》。鄭教授於1971-1988年於馬來亞大學中文系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系主任;1988-2003年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任教,歷任副教授、教授;2004年至今於南方學院任教,歷任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中文系客座教授。鄭教授曾經擔任許多國內外大學的碩士、博士論文校外考委、客座教授、訪問學人,也曾擔任多個研究學會、學術機構的高級顧問、學術顧問等。
大會壽星翁鄭良樹教授
鄭良樹教授在攻讀碩、博學位時期,即已出版了《淮南子通論》(1964)、《淮南子校理》(1969)、《儀禮士喪禮墓葬禮研究》(1971)專著,其後則有《戰國策研究》(增訂四版1972/1982/1986/1998)、《孫子校補》(1974)、《春秋史考辨》(1977)、《竹簡帛書論文集》(1982)、《老子論集》(1983)、《續偽書通考》(1984)、《古籍辨偽學》(1984)、《顧頡剛學術年譜簡編》(1987)、《商鞅及其學派》(1987)、《韓非子著述及思想》(1992)、《韓非子知見書目》(1992)、《老子新校》(1997)、《辭賦論集》(1998)、《商鞅評傳》(1998)、《諸子著作年代考》(2000)、《百年漢學論集》(2007)、《百年講莊子》(2007)、《百年講孟子》(2008)、《百年講司馬遷》(2009)等。此外,鄭教授尚有多部關於馬新華人研究的專著,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華文中學特刊提要(附校史)》(1975)、《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文化史論叢》(兩冊1982/1986)、《新馬華族史料文獻匯目》(1984)、《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全四冊1998-2003)、《馬來西亞華社文史論集》(1999)、《柔佛州潮人拓殖與發展史稿》(2004)、《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簡史》(2005)、《林連玉評傳》(2005)、《馬來西亞華社文史續論》(2008)、《百年書畫選》五種(1996/1997/2002/2003/2009),以及數量眾多的各體文學創作集。
大會主題演講嘉賓毛醒策教授的講題是“先秦文獻的立體式研究——以鄭良樹‘商鞅學派’研究為例”。毛醒策教授說,鄭良樹教授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商鞅學派”研究,是結合出土文獻和“辨偽學”方法,對《商君書》進行作品真偽、著作年代與思想脈絡軌迹的系列考辨,他在旁證和外證材料較少的情況下,獨闢蹊徑,整體考訂《商君書》二十四篇的作者和撰述年代,具體歸納為五個階段,又比較五個階段作品之異同,尋繹商鞅學派形成、演變、發展之途徑。由於這種“立體式”研究方法對先秦子書研究的創新嘗試與成功運用,使其《商鞅及其學派》和《商鞅評傳》二書成為中國和國際學界對“商鞅學派”研究的最成功著作,也是學術界首次對“商學史”的科學敘述。
毛醒策教授說,鄭教授“商鞅學派”研究的精到之處在於能夠觸類旁通和不囿成說,尤其晚近學者已經考訂出《商君書》中的“真著”和“偽作”篇章,但卻未能就此基礎而跨前一步的局限之下,鄭教授認為《商君書》中只有小部份是商鞅的“真著”,而大部份是學派中的後學作品,這些作品對於商鞅而言固然是“偽作”,但對商學派而言無疑就是“真著”了。據此可知《商君書》的作成時間,是經歷了商鞅在世時的秦孝公至秦始皇統一天下的一百五十年,也可看作是先秦商學派的學術史歷程。毛教授還歸納出鄭教授“多視角考辨方式”的十種方法,具體而微,相互呼應,形成了既具立體考辨又含理論分析的一家之言,為辨偽學樹立了一個新的範式,冰釋了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稍後鄭教授的《韓非子著述及思想》一書,亦是這種研究範式的再結碩果。
第七屆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議程表
日期/時間 |
議程 |
發表人/論文題目 |
2010年3月20日(星期六) |
||
8:15am |
與會者報到 |
|
9:00am |
開幕 |
1. 大會主席丹斯里陳廣才致詞 2. 馬來亞大學中文系主任蘇慶華副教授致詞 3. 馬來亞大學校長Ghauth Jasmon教授致詞 4. 高等教育部副部長何國忠博士致開幕詞 5. 鄭良樹教授祝壽環節 6. 《跨越時空:中國文學的接受與傳播(青年學者卷)》論文集新書推介 7. 中國國家漢辦東南亞教材推廣中心贈書移交儀式 8. 贈送紀念品 9. 大合照 |
10:00am |
茶點 |
|
10:20am |
主題演講 主持人: 蘇慶華 |
毛醒策:先秦文獻的立體式研究——以鄭良樹“商鞅學派”研究為例 |
11:00am |
第一場 主持人: 林水檺 |
鄭文泉:華人研究與漢學研究永不見面?——從鄭良樹談大馬漢學的張力與克服 周偉民、唐玲玲:論中西文化衝突前夕丘濬的學術成就及其在漢學史上的地位 嚴家建:子學、經學抑或哲學?——論中國哲學在漢學中的定位問題 |
12:15pm |
午餐 |
|
1:15pm |
第二場 主持人: 唐威傑 |
謝川成:《論語》附加式合成詞研究 崔 彥:江有誥的古韻分部及影響 郭蓮花:論柳宗元對幾種修辭的運用 方美富:《杜詩證選》拾遺 |
3:00pm |
茶點 |
|
3:15pm |
第三場 主持人: 張才興 |
樊善標:《國語解》“以《世本》考其流”與韋昭的史學 余曆雄:兩《唐書·方技傳》考辨 朱淵清:“古史辨”的史學史地位 |
4:30pm |
第一天會議結束 |
|
2010年3月21日(星期日) |
||
9:00am |
第四場 主持人: 樊善標 |
安煥然:超越“地方史”——論中國區域史研究的參照與分析視角 廖文輝:近三十年來的馬新華人研究(1981-2010) 阮玉詩:儒教與越南文化性格 |
10:15am |
茶點 |
|
10:30am |
第五場 主持人: 嚴家建 |
張才興:老子學說中的人性思想 林志敏、葉秀清:移花接木——孔子“小人”義變之蠡測 魏月萍:楊起元“孝”論與三教合一之關係 鄭庭河:從反迷信到崇佛教——梁啟超宗教觀的轉折與沉澱 |
12:00pm |
午餐 |
|
1:00pm |
第六場 主持人: 潘碧華 |
周冰瑩:中國現代文學中的“講故事人”——沈從文前期小說研究 金 進:日對魔鏡幻化人生的陰暗女巫——馬華女作家黎紫書小說研究 羅子毅:中國古代文學對余華早期作品的影響 黃 妃:王安憶小說的日常化寫作 |
2:45pm |
大會總結 |
祝家華 |
3:15pm |
閉幕 |
籌委會主席嚴家建博士致謝詞 |
3:30pm |
散會 |
|
除了主題演講外,本屆研討會共有二十三位來自國內外大專院校的學者受邀發表論文。本國學者包括嚴家建、鄭庭河、謝川成(馬來亞大學)、余曆雄、鄭文泉、林志敏、葉秀清、方美富(拉曼大學)、郭蓮花(博特拉大學)、安煥然(南方學院)、廖文輝(新紀元學院)、黃妃(韓江學院)、魏月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周冰瑩(新加坡美都出版社),外籍學者包括周偉民、唐玲玲(海南大學)、朱淵清(上海大學)、樊善標(香港中文大學)、張才興(逢甲大學)、阮玉詩(胡志明市國家大學)、崔彥、羅子毅(馬來亞大學)、金進(拉曼大學)老師等。研討會共分作六個會議場次,論題範圍包括思想哲學、歷史與史學、文學與文獻、語言修辭、馬新華人研究、現代文學等。值得一提的是,國內三所大學、三所民辦學院的六家中文系都有代表參加本屆研討會發表論文,六家聚首研討,尚屬首見,希望來屆持續如斯,共建學術交流的平台。
第七屆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與會嘉賓和論文發表人大合照
另外,本屆研討會論文領域中的兩個議題引起了與會學者在會場內外的熱烈討論,即“華人研究”與“現代文學/馬華文學研究”是否迫切需要納入“馬來西亞漢學”的研究領域,尤其主辦單位安排了一個“現代文學/馬華文學”的會議場次,不免引發與會者對“馬來西亞漢學”定義的遐想與爭議。有者認為,如果說中國學術各個領域的研究是漢學研究的嫡系,“南洋研究”則是漢學研究的旁支,例如新加坡漢學的範疇即包涵了新加坡的“南洋研究、華人研究和新華文學研究”。或有認為,國際學界早已將“馬新華人研究”視作“國際漢學”的一個分支,因此,若將馬來西亞的“南洋研究、華人研究、馬華文學和漢語言教學”皆視作“馬來西亞漢學”的一個組成部份,應是符合國際學界的看法。
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從近數個世紀漢學研究的國際化、區域化的走向來看,漢學研究的發展與其所處的在地文化和歷史淵源具有密切的關聯,因此,我們對於“區域漢學、國別漢學”的界義和詮釋,必須具備較具學術專業的針對性和個案鑒別,不能一味地照搬國際趨勢作為依據,而忽略了個別“國別漢學”的主要特徵。如果從學科的內涵來看,所謂漢學研究的“嫡系”與“旁支”之間的關聯,兩者確有淵源脈絡和重合交叉之處,但彼此也存在著源流分野和疏離隔閡之況,並不是整個“南洋研究、華人研究、馬華文學和漢語言教學”都屬於漢學研究的旁支,主次有別,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地看待,而不是一廂情願地接受。我們知道,“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我們也知道“芳香如故”者不一定就是“玫瑰”,更何況當今一些稱為“玫瑰”者,實際上並無芳香。因此,如果從學科的發展來看,無論是廣義或狹義的漢學研究,都應該具有學術史和專業劃分的認識,例如,當前學界已有多項的“南洋研究、華人研究、馬華文學和漢語言教學”的研討會,成果豐碩,這是相關領域構成一個獨立的專業學科的重要標誌之一,那麼,為何還要將這些獨立的專業學科“蝸居”於漢學研究領域之中呢?換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在“南洋研究、華人研究、馬華文學和漢語言教學”的研討會之中“放進”中國古代文史哲研究的議題,如此處理“嫡系”與“旁支”之間的關聯,又是否合適呢?
漢研會籌備處撰稿2013.04.24